93位連署反對減少數學必修學分的院士先生:日前諸位公開發表一篇反對減少高中數學必修學分的連署信。我這封信是要表達我對該信的內容和對諸位態度的看法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台灣中、小學生學習上的壓力是非常重的,而且學習效果不彰。諸位長居美國,對台灣中、小學生所受到壓力可能所知不多,但是在諸位任教的美國名校中,台灣大學畢業生攻讀博士的人數日少則是諸位應可感覺到的事實,是以應對台灣教育水準江河日下的情形有所瞭解。以下,我先說明我對台灣教育的看法。基礎教育 課程太專業化台灣中、小學教育的混亂、學生學習壓力大、成效不彰有兩個主要原因:一是教改的目標用字華麗而不具可行性,另一是課程內容的專業化。分別陳述如後。今日台灣中、小學教育是建構在1994年由非教育領域的學者擬定的「教改宣言」之上;宣言內容無所不包,以至善、至真、至美為教育標的,而全然不具可施行性。以宣言目標中的「基本能力與智識」為例,所要求的是:「…讀、寫、算的能力…有效使用多種語言與電腦的本領,並加強分析、推理、判斷決擇及綜合等適應變遷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也要養成手腦並用的做事習慣。…具有運用科學與技術的知能,培養其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。」要如何才能培育出如此「非常完美」的學生?「宣言」中完全沒有提到、推行教改的人更不知道,而台灣正在流行「多元化」,於是就盡可能地將「學問」全部堆放在教學內容中。是以台灣中、小學程中的必修課目數量是全世界最多的。同時,在教改過程中,完全沒有「因材施教」元素,是以台灣總以相同的教學內容、相同的進度,施加在每一位中小學生上。台灣中、小學生教育的統一性,也因而是舉世無雙的。每一課目的內容和進程,都是由「專家」─即是大學中相關學系的老師主導、決定的。這些具有專才的老師均不具「教育」背景,並不知道「教」中、小學生是怎麼回事。是由於對教育的無知也好、出自對於自身專業的崇敬也罷,台灣中、小學教材的內容,多專業到不適用做中、小學教材。以國文為例,國文是由大學的「中國文學系」主導,是以從小學開始教修辭,各類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是要求學生表達情、意。在我的理解中,語文的基礎是聽、說、讀、寫;在大學中,除了文學、表演和廣告相關的學系之外,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都是要清楚、精確的說明事物、現象或過程;進階論述性的表達,要求的嚴謹的推論過程,要避免沒有根據的想像,與寫作的藝術性、美感等全然無關。中華民國是舉世無二的,全盤忽視基本本國語文教育的國家。增加學習自主空間 沒錯以上是我對台灣中、小學教育的看法。台灣的中、小學教育雜亂無章,而強制性極高、完全沒有留給學生空間。教育部此次減少數學和國文必修學分,是20年來首次企圖增加學生自主空間的嘗試,錯在哪裡?如何當得上減低了學生與國際接軌能力的帽子?我認為諸位大費周章拉幫結派公開表達的意見,是無的放矢。我的看法是基於我對「教育」的理解,對台灣教育現狀的理解,當然可以接受批評。我曾寫過一本《台灣教育60年》。謹候諸位一併指教。要說的第二點,是諸位的態度。「學者」在國外和在台灣有基本上的巨大差異。在國外,「學者」是學有專精的「學者」;在台灣,「學者」則可以衍化為無所不知、無所不曉的「權威」。主導台灣「教改」和教育的:李遠哲、朱敬一、杜正勝、曾志朗、陳建仁等諸位先生莫不如是。在我的心目中,操弄別人生命是罪惡的行為,假由「教育」來操弄學生的生命更是不可原諒。用傲慢的態度、「玩票」的方式,無理的對待教育、對待學生的人,是我最最不齒的動物。假設我在前文中認為諸位不瞭解台灣教育的設定為真,諸位為什麼要寫這封公開信?是「本土」化了?認為可以便宜的撿到一點「愛台灣」的cheap credit(廉價美譽)?還是看在「友誼」的份上湊個人忙?如果是後者,我要非常抱歉的說:「對不起,我真的不知道中研院的院士們是以『義』集,如果是哪一位院士要向我『單挑』,我一定會接受,以成全院士間的『義氣』」。台灣的處境非常的困難,幫不幫得上忙、能幫多少忙是個人的選擇,我給諸位的建議是:「請一定要自重」。(作者為退休大學教授)

FFA9CC91CC9EBC6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txj7hn71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